神秘广西系列——壮医养生
2023年11月15日17:42壮族是广西的土著民族,自古以来就是生息繁衍在广西这块富饶美丽的土地上。西瓯和骆越人是壮族的祖先,是秦汉以前就生活在岭南一带的古代氏族部落。“有了人类,就有医疗活动”,而人类的起源与饮食文化的产生是同步的。在人类形成和发展的二三百万年间,广西始终气候温暖、雨量充沛、植物茂盛、动物繁多。广西各地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百多处,与距今5万年的柳江人同时期的柳江土博遗址出土的哺乳动物化石就有:剑齿象、大熊猫、猪獾、瓜哇豺、虎、华南豪猪、竹鼠、弥猴、野猪、鹿、麂、羊、牛等。广西发现的距今一万至五、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近千处,在一些遗址的文化层中发现有烧过的兽骨、植物果核、灰烬、木炭、灰坑以及陶、釜、三足陶罐等炊器,说明壮族先民已过渡到半定居的生活,不仅知道熟食,而且由火烤烟薰的自然烤法进入了使用陶制器皿的蒸煮法,是壮族先民饮食文化的一大进步。进入渔猎时代,食用的品种进一步扩大,在广西原始人类居住遗址文化层中,出土了渔猎工具和许多鱼骨骼和牙齿、各种软体动物等。在渔猎时代,不食草木,而食鱼和动物,故当时病者选择的药物以动物为主,因此壮医养生以动物药膳起源最早。
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,壮家人饮食文化也进一步发展,由过去采集野果,烘烤兽肉的单一型结构向食肉和食谷物相结合的复合型结构发展,药膳搭配较为合理,摄取了比较均衡的蛋白质、脂肪、糖类和各种维生素,使得体质增强,抗病能力提高,寿命相对增长,人口繁殖增快。与这种物质生产活动相应的是,壮医药的逐步形成和发展。
壮医养生分为食疗壮药和食疗药膳两大类。食疗壮药是指具有营养保健和防病作用的食物性壮药。在古代,壮族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,可药食两用。包括谷物、水果、干果、蔬菜、调料、禽兽、水产等。食疗药膳是由具有治疗作用的药物、食物和调料配制而成的膳食。既可单独由食用壮药加工制成,又可以壮药和食品为原料,按照一定的组方,加工、烹调而成。有药汁(鲜汁)、药饮、药酒、药汤、药粥等。
壮族地区草树繁茂,四季长青,使壮医形成了喜欢使用生药的习惯,并提供了使用新鲜药物的环境和条件。临床实践表明:有不少新鲜药物,效果优于干品和炮制品。特别是治疗毒蛇咬伤的草药,一般都是以鲜用为佳。在壮乡广西靖西县,每年端午节都自发举行规模盛大的药市,上市的生草药达数百种之多,赶药市者上万人。可以说这是交流药材知识和防治经验的良好机会,也是壮族人民崇尚医药的体现。不少民间壮医,从生草药的形态性味,就能大抵推测出其功能作用。并将这些用药经验编成歌诀。便于吟诵和传授。如;藤木通心定祛风,对枝对叶可除红;枝叶有刺能消肿,叶里藏浆拔毒功;辛香定痛驱寒湿,甘味滋补虚弱用;圆梗白花寒性药,热药梗方花色红;根黄清热退黄用,节大跌打驳骨雄;苦能解毒兼清热,咸寒降下把坚攻;味淡多为利水药,酸涩收敛涤污脓……等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