雨水节气 | 壮医话养生

2023年11月20日11:32

       雨水(rain water)是二十四节气之一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,标示着降雨开始、雨量渐增、气温回升,忽冷忽热、乍暖还寒、暖湿空气活跃。雨水期间“七九河开、八九雁来”,一幅冬末春初的风景,南方大多数地方春意盎然,一幅早春的景象。


雨水三候

一候獭祭鱼


雨水节气,水獭开始捕鱼

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


二候鸿雁来

五天过后

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


三候草木萌动

再过五天,在春雨中

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


春雨贵如油

     

       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,农事活动宜培土施肥、清沟排水。农谚:“雨水有雨庄稼好,大春小春一片宝。”“立春天渐暖,雨水送肥忙。”

节气养生

     

      中医认为肝主生发,春季肝气旺盛,肝木易克脾土,饮食调养侧重于调养脾胃和祛风除湿。五行中肝属木,在味为酸;脾属土,在味为甘。春季肝旺而脾弱,饮食上宜少酸多甘、健脾疏肝,可多食大枣、小米、蜂蜜、荸荠、甘蔗等。

      

       风多物燥的天气易使口舌干燥,注意补充水分,宜食果蔬及汤粥。适当吃应时蔬菜,比如葱、蒜、芫荽、香椿、荠菜、韭菜、菠菜、茼蒿、百合、山药等;汤粥如枸杞粥、红枣粥、银耳粥等。另外还需要注意“春捂”,锻炼身体,增强抵抗力,预防疾病的发生。


养生原则

   

    “春三月,应夜卧早起,广步于庭,被发缓行,以使志生,生而勿杀,予而勿夺,赏而勿罚,此春气之应,养生之道也。”——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

       意思是春季的三个月,谓之发陈,是推陈出新,生命萌发的时令。天地自然,都富有生气,万物显得欣欣向荣。 此时,人们应该入夜即睡眠,早些起身,披散开头发,解开衣带,使形体舒缓,放宽步子,在庭院中漫步,使精神愉快,胸怀开畅,保持万物的生机。不要滥行杀伐,多施与,少敛夺,多奖励,少惩罚,这是适应春季的时令,保养生发之气的方法。如果违逆了春生之气,便会损伤肝脏,使提供给夏长之气的条件不足,到夏季就会发生寒性病变。


常用保健方法


1.药茶

  

  【处方】(药食同源)金银花10g、芦根15g、白茅根15g、红景天15g、藿香10g、白芷6g、草果6g。煎水服用,一日2-3次。儿童剂量减半。

  【适宜人群】预防新冠、感冒。

  【处方解读】本方由清芳透邪汤、五叶芦根汤、清气饮及六和汤等多首治湿温验方化裁而成。其目的为未病先防,以辟秽而不伤正为首要原则。药物组成皆为药食同源之品,性味平和,宜于预防服用。



2. 室内熏蒸及辟秽香囊

  

  【处方】藿香 20g、制苍术 20g、菖蒲 15g、草果 10g、艾叶 10g、白芷 12g、苏叶 15g、贯众 20g。煎水室内熏蒸或研末制成香囊佩戴。

  【适宜人群】可与内服方配合使用,也可单独使用。

  【处方解读】本方由灵宝辟瘟丹、三合济生丸化裁而来,八味药物配伍,共奏芳香辟秽之功。



3. 壮医香灸

    

    穴位:足三里、三阴交、关元。

    方法:点燃灸条后,分别对准三阴交或关元穴,距离皮肤约1-2厘米,以皮肤感到温热舒适能耐受为度,每次约灸10分钟,每隔1天灸一次。


4. 生活方式调养

 

    “虚邪贼风,避之有时”,应勤洗手,出门戴口罩,避免到人流密集场所,尽可能减少聚会,按照相关疫情防控、预防指引要求,做好个人卫生防护。

    保持居室卫生清洁,保持空气流通,注意防寒保暖,特别是早晚温差较大情况下注意保暖。

    饮食有节。合理安排饮食,避免进食油腻、煎炸、烧烤、辛辣食物;多喝水。慎食生冷寒凉性较强或湿热性质较重的水果,食用奶制品应适量。

    保持每日适当运动,如散步、跑步、太极拳、八段锦、五禽戏、绣球操等,避免出汗过多,平时尽量选择空旷人少的地方进行运动。

    避免熬夜。合理安排睡眠时间,保证充足的睡眠和精力充沛,防止抵抗力下降。